Friday, August 7, 2009

心件工程



教育是一个长期思索的过程。即便是新加坡,在教育方面也还在摸索,并没有一套所谓完美的体制。不只因为教育和大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和经济与政治也无法脱钩。

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语言适应期。我们的年代没有英语或马来语的争议。我们的数理,都是以马来文学来的。我那时在理科班,物理生物化学高级数学,都是以马来文教学。到大学再读生物和化学时,专有名词固然要重新学习,但很多理论,不管是以什么语言教导,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也许输在起跑点,但我们都很努力,花很多时间来掌握另一种语言。到最后,我们是那只赢了赛跑的龟。

我来到新加坡以后,才很感激我在家乡这样贫乏这样有限制的环境下所接受的教育。因为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能够在两个语文之间游走,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原来我们学的马来文,其实程度还比岛国的马来文高。看马来文报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有心。

岛国教育制度的摸索,重点在于如何抗衡大环境的转变。比如着重于解答式教学,让学生做专题作业,让学生更早接触大专学府的课程,让孩子更“容易”的掌握语文,或者发展一些有“潜能”的领域等等。这样固然能够让孩子在技能和知识上更能应付未来,但总是缺乏了一些人文的气息。

而人文是很重要的。因为教育是全面的。少了心件的教育工程,外表固然会繁华绚丽,但里面是空洞的。

日本人和韩国人之所以英文很滥,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民族自尊。日本不友善且封闭的移民政策,让日本人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教育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在创意,经济等各方面都高度发达,却又不舍弃自己的文化的自重民族。从这方面来看,英语很烂其实并没有让日本或韩国输了什么。

我想说的是,英文当然是国际语言。懂多一种语言当然是好的。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注重的并不只是这种技术上的知识,而是品德的提升,人文的教育,文化的修养。

要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 蔡欣洵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