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0, 2010

叫我们太沉重

岛国小学一年级学生报名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场战争。小一报名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保留给在籍学生的弟妹和校友的儿女,接下来是在学校当义工的家长和各类基层领袖或某某社团理事等等有优先权的人,以及家住学校方圆一公里以内的家庭。都不属于以上范围的家庭,就只有等待剩下的学额。

问题在于一些名校和成绩较好的邻里学校。学额少,要进学校的人多。很多这类学校,到后来,还要抽签。这几天是小一报名的时候。媒体访问到学校等待抽签的家长。抽到的家长,因为孩子可以进到心仪的学校就读,会喜极而泣。抽不到的家长一脸忧愁。因为竞争的激烈,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到报名上学的时候就到学校当义工,帮学校指挥交通,带学生出去参观等等的工作,以l获得报名的优先权。

很多家长都说,做这么多,都是因为要给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学校,以便有一个 “好的开始”。

另一方面,法国有个妈妈,因为不想再有孩子,又不想避孕,多年来怀孕了8次,把孩子生下来以后,马上把8个新生儿杀死,埋葬在自家后花园。

我想说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么容易厘清的。虽然我愿意相信父母亲为子女所作的一切,在那当儿,未必一定有私心,但是我也很清楚,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同样的无私,同样的愿意为子女牺牲。法国妈妈的作为,就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在这方面,我是很矛盾的。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父母亲对子女付出多少,自然在以后会有一定的收获。

但是,我还是认为,不论是父母子女,或朋友或夫妻之间,一旦付出了,就不要要求有同等的回报。因为感情,无论亲情或爱情,都是无法衡量的。而一旦我们计较多少,就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我们所认为应得的回报。因为人永远都认为自己付出的,比得到的多。

亲情,或者广泛的说感情罢。都让我们太沉重。

--蔡欣洵--

Wednesday, July 21, 2010

良心的重量



看完你分享的短片,因為我們現在是“中年心情”,感受必然比較深。

透過短片說故事的背後,都是用心良苦意欲喚起孝道價值觀,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人生的現實中有很多不同層面、不同性格的父母和子女,同樣的價值觀通常並不一定能適用於所有從表象看見的家庭。

就以我們分別分享的兩個短片來看,當中的兩個母親、兩個兒子對親情的態度和想法都完全相反,在一個家庭中有時是孩子不想傾聽父母,有時卻是父母不以合理的方式讓孩子盡孝。

要講到“孝”,確實是不容易,我們審察自己,我們也不是完美的孩子,不足以敢說自己是盡孝得宜。我想“孝”這個字眼的負擔比較重,能夠比較坦然的去感悟而不至於負擔很重的,或許可以說成是“對待親情的言行態度”。

不要太責怪這一代的年輕人對所謂宣揚孝道的價值觀,沒有積極的反應,這也不是“代溝”所致。

即使在我們這一代,甚至我們的上一代又上一代,人們對孝行和親情的態度,原本就不一致。就以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來說,同一對父母養育的數個孩子,最後卻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對父母持有同樣的反哺盡孝態度。

有時,能見到同一個家庭中的所有兄弟姐妹都會對父母關懷照顧時,周圍總會有人驚嘆這樣的父母是特別有福氣,反而這樣“特別有福氣”的情況在社會中並不是“尋常”的。

自從為人母後,我也體驗到關於父母的愛不是“無私”,有時甚至是“自私”的,因此我覺得你說的年輕讀者所分析的,是現實中一針見血的看法。

父母對孩子的愛,其實都不自覺的有所要求,有所期待所謂的回報,甚至有時父母不管對年少或成年的孩子生氣時,也會搞不懂到底出發點是愛孩子、還是愛自己的自私比較多。

我不覺得孝順、反哺心或比較輕微的“審察”──就僅要求對親情的態度,是我們這一代和年輕一代對道德價值認知的差別,其實那和生長在哪個年代沒有太直接關係。

當然,父母對親情的態度,身教是重要的條件。可是,身教對子女的直接影響,能夠去到甚麼程度,也不在任何人掌握中。

有沒有良心,也是一個關鍵;而良心何時才發現親情的可貴,這和環境及許多因素所影響有關,有些人走完一生都沒有良心發現,也說不定。

──楊微屏──

Friday, July 9, 2010

隐形的牵手


你日前在“镜子说话”提到一则孝顺母亲的短片。无独有偶,岛国最近也频频在电视上放映一则由全国家庭理事会赞助的一个宣传短片。和你看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3分钟的短片叙述了年迈的母亲弥留,中年的儿子媳妇殷殷照顾。正值青少年的孙儿想起年少的时候,祖母如何对他们恶言相向。孙儿问难过的爸爸,为什么还那样的照顾生病的祖母。爸爸于是想起他小的时候生病,妈妈如何抱着他去求医, 如何的心急。这样的感受,现在由已经中年的儿子来感受。

短片播出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读者投书到报章,说他们如何被感动,如何的感激这样的一个短片,让他们反省。于是孝顺这个古老的课题又重新的被拿出来讨论。

一个年轻的读者说,孝顺是一个很“经济”的“社会交换理论”的概念,也就是一种功利主义。因为父母亲对孩子做出了一定的付出,所以在晚年的时候会要求孩子作出回报。所以,父母亲其实是自私的。他们对孩子的付出其实并不是出自于无私的心理,而是期望回报的一种投资。岛国的“赡养父母法令”好像无意中应证了这样的看法。

孝顺是一个很东方的概念。在岛国这样一个东西交汇的地方,在欢迎西方的文化与科技的同时,还要灌输保留东方的价值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投书去报章说感动的人,其实都是比较年长的成年人。我在课堂上和学生谈起这个短片时,发现竟然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则宣导孝道的短片,更不用说注意到所引起的讨论了。所以,如果制作单位的目标受众是年轻人,那成效也许并不是很大。

这就看到我们的代沟了。

我记得以前参加作文比赛,总有一些如“我们要孝顺父母”,或“孝顺父母之我见”,诸如此类的题目。我常常说我们的生活比较单纯。所以这样的反哺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就好像乌鸦尚有反哺之心,更何况是我们。我们当然也不会觉得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交换”,因为它就像一个很自然的法则,上一代的人照顾我们,我们回馈,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下去。

作为一个女儿,我当然也有我的想法和生活。也许和父母亲的想法和生活不能一致,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就是这样磨合的。父母和儿女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条隐形的脐带,无论你如何的否认或置之不理,它还是存在的。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但是,父母亲对于子女,或子女对于父母亲,是不会放手的。因为一放手,就是永恒了。

-- 蔡欣洵 --

Thursday, July 1, 2010

看書的人不寂寞

看書的人不怕孤獨和寂寞。

我們小時侯,沒有《大眾書局》,有的是太子路小小的“和合興書報攤”,我記得小學時的我在那里找到《魯賓遜漂流記》,擁有了第一本屬於自己的小說。

還記得我們唸小學時,名叫“阿輝叔”的校工在上課時間,會逐間教室去向老師們借點時間,推銷《好學生》、《好讀者》、《知識報》,偶爾有一些童話故事書嗎?這些,就是我們當年最基本的課外讀物來源。

我也曾經在舊書報堆里,找到媽媽看的《雷雨》、《生死戀》之類。

你的母親身在教育界,而我的父母和兄姐卻都不是愛書之人,所以在那樣的環境中,我的讀物來源都是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中,自己追索。

唸中學時,每星期可用借書証去圖書館借一本書,裏面有“三毛”、有其他更多選擇的書,我常常做的事情是收集身邊同學的借書証,我當時很高興他們沒有興趣看書,所以我就用他們的借書証去一口氣借很多書,讓自己一整個星期“看個飽”。

這些,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開心。

我有了自己的小孩後,我最高興的事情是她和我一樣愛看書,甚至比我更瘋狂的“噬書”(我只能這樣形容她看書的瘋狂程度)。

有時候,我們母女倆坐在一起,可能在茶坊,可能在家里,各自看書,感覺彼此在一起,可是各自享受書中的世界。

有時她陪我一起參與我的朋友的聚會,她看書,我和朋友們談天喝茶。她在遊樂場、羽毛球場和她的朋友盡興玩樂時,我就坐在附近的咖啡座一邊看書,一邊等她。

在人生中最難過的時候,困惑於生死的折磨 ,結果也因為不間斷的看很多佛書,結果這樣一個基督教徒看了數十本佛書後,終於可以放下,然後又繼續回到基督教中尋求靈性的成長,這也是因為看書的胸懷帶來的平定!

曾經,我看著父親晚年寂寞無聊的神情時,心里想的是,如果他愛看書就好了。

我和妳,可以這樣在阡陌行中交會,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來自愛看書的同一個“頻道”哦!

這樣寫著,突然覺得好幸福。

──楊微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