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国这么多年,要到现在,因为这次的回校日,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同学在新加坡。而这10几年来,我们都不知道以前一起玩的朋友都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也许,我们曾经擦肩而过,但也都认不出彼此。
与此同时,岛国人口秘书处发表的最新数据显示,有约四成的夫妻是“异国夫妻”。我也算是其中一个吧。
有一段时间,我们一家四口分处四地。妈妈还留在家乡,大哥已经来到新加坡工作,二哥在夏威夷,而我还在华盛顿州念书。那时,没有所谓环球化的概念。所以对一个传统的小家庭来说,其实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所以我毕业后来到新加坡和家人团聚,好像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当时,也没有考虑很多。
人口的流动,当然有其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很多时候,拉动因素可以是很有力的。比如工作的机会。比如基本生活素质和便利。比如用人唯才的制度。甚至是很虚荣的只是因为这里的五光十色。
我们的同学,还有许许多多离乡背井的人,都带着差不多同样的理念罢。
后来我们都很自然的融入另一个文化。很自然的生活下去。很自然的慢慢生根。是我们背弃了家乡吗?是我们虚荣了吗?
多年以后,所谓异国,也会变得很模糊了。因为当我说“回家”时,我回的,其实是“异国”的家。
我常说,心所在的地方,就是家。而原来所谓土生土长的人,心要很大,因为“家”越来越大了。
-- 蔡欣洵 --
现代人越来越多家了, 有老家, 有旧家, 有新家, 有外家, 有些人还有第二个家.....呵呵.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