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我们的重心在那里

会考成绩放榜的前一个星期是各学院的开放日。所谓的开放日,就是让即将报名的学生,或在籍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学校参观。

三天的开放日是学院的重头戏。我们在去年的8月就已经开始筹备的工作了。免费巴士到学校去接中学生来参观,各院系安排了突出各课程的项目,装饰,布条,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招生的手段,以一种很商业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报名。

我想起以前妈妈掌校独中的时候,也很努力的去招生。

她和同事到乡区的学校去讲解独中的课程,下乡拜访学生家长。那时,独中的声誉不好。是让那些会考不及格,上不了国民中学的学生读书的地方。除了要整顿学校,提高名声,更重要的是筹款。那时,每年的农历新年,妈妈都会随醒狮团出动,沿街采青,来给学校筹款。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筹款活动,比如举办文娱晚会,歌星演唱会等等。

20多年过去,我现在做的工作,和当年妈妈做的工作,竟然十分相似。

比如,我也要到中学去做招生演讲,我也要做课程辅导的工作。过程可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招生。所不同的是,现在我的演讲借用了科技。我们的招生活动,是有一笔可观的预算的。我们不必为筹款而头痛。我们所担心的,是我们的节目够不够新鲜,我们的开放日,够不够创意,能不能吸引新时代的学生。

偶尔,我会很迷惘。因为在这样的环境,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有点模糊,焦点有些稀释了。在我们让节目的形式更精彩的同时,我们其实并没有特别关注节目的内容和教育有没有更直接的关系。

可是不管是岛国的学院还是家乡的独中,在这样竞争的大环境当中,是没有办法不更积极的争取学生,也就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的。

开放日的模式是成功的。每年,我们都吸引了不下1万人来参观。我们固然没有办法去评定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开放日而报名,至少在数字上是可以交得了差的。那么,这样的模式,是不是也能够应用在家乡的独中上呢?以一种比较商业化的,比较有系统的一个方式,让我们的独中的老师,能够不必因为花太多的时间在招生和筹款上,以至于在教育那一块失去了重心。

我还是不很确定。

-- 蔡欣洵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